中條山集團致力于科研項目的研發,把技術創新擺在企業實現升級轉型發展的核心位置,在企業升級轉型項目和工程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中條山集團升級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研發科研項目 開啟升級轉型之旅
50萬噸多金屬鋪集回收技改工程,是中條山集團依據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要求,投資26億元建成的新型冶煉項目,是中條山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工程。該項目自2013年建成投產以來,回收了硒、碲、金、鉑、鈀、鉛、鉍、銅等有價希貴金屬,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這個巨大成績的背后,蘊藏著更多的是企業科技工作者們默默地奉獻和辛勤的付出……
根據國家循環發展、經濟發展的發展思路,中條山集團領導未雨綢繆,將發展的目光鎖定在綜合利用回收項目的研發上。在一次例會上,王樹琪董事長安排副總經理董效林帶領計量檢驗部、冶煉廠等單位領導一行遠赴江銅、銅陵、大冶等單位考察,在充分調研、論證、比較的基礎上,決定在銅冶煉副產品及中間產品上大做文章,開展從冶煉廢酸、煙灰、中間產品等副產品中提煉硒、碲、金、鉑、鈀、鉛、鉍、銅等希貴金屬的科學實驗。經過兩年的攻關實驗,2012年6月,中條山集團成功完成了從銅冶煉副產品中提純稀貴金屬的綜合回收利用實驗。
此項科研成果通過了山西省科技成果鑒定,填補了國內銅冶煉副產品及中間產品中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的空白,獲得了發明專利,為中條山集團建立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啟了企業升級轉型發展之旅。
科研成果轉化 奠定企業發展根基
“研為所用,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形成社會經濟效益,是科技創新的最終目標”。 2013年8月,應用《銅冶煉副產品及中間產品中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的研究》的科研成果,中條山集團建成了垣曲冶煉廠新金屬車間,生產出海綿金、海綿鉑、海綿鈀、精硒、粗碲、粗鉍等八種稀貴金屬產品,實現了科研成果的工業轉化。
一項重大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能給企業帶來多大效益?中條山集團計量檢驗部主任張光華給出的答案是:30%以上的產業增加值,以及行業的話語權和信譽度。
技術的不斷創新,促使以高科技產品研發為主的重點工程建設得以迅猛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2013年自主完成《銅冶煉副產品及中間產品中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的研究》的科研項目的基礎上,2015年與中南大學合作完成了《銅冶煉廢酸液中錸的提取研究》,提取出了合格的錸酸銨產品,該成果2016年6月18日通過了山西省科技成果鑒定,綜合評價為國際先進水平,為工業化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底,中條山集團共完成83項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主持完成了27項,共獲得中國有色工業科技成果二等獎六項、三等獎五項。2014年中條山集團被授予“國際標準創新研發示范基地”的稱號,贏得了行業話語權,為中條山集團實現快速轉型搶占了市場先機,贏得了更高、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中條山集團升級轉型的發展思路,其核心就是以科技進步為引領的產業升級轉型。近年來,中條山集團相繼投資2700余萬元,建成了具有完善的計量檢測體系、先進的計量檢測手段的計量檢測專業機構。環境監測站具備了水和廢水、環境空氣與廢氣、噪聲共三大類87個項目的監測資格和能力,滿足了自測、監督性監測的需求;中心化驗室具有四大類83項檢測資格和能力,覆蓋了有色和稀貴金屬原輔材料、產品的檢測檢驗,為企業實現升級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十三五”項目實施的攻堅之年,中條山集團將鞏固成果,奮發有為,乘著企業升級轉型發展的東風,揚帆起航乘勢而上,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為己任,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向著打造國家級技術中心的目標砥礪前行?。h委工作部 李玫 供稿)
本網站所刊登的中條山集團各種新聞﹑信息及圖片內容,均為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0359-6031386 郵政編碼: 043700 傳真: 0359-6036927 網站郵箱:ztswg@126.com
|
![]() 官方網站 |
![]() 官方微信 |
亚洲精品综合91网站